某一天和朋友去爬山健走,卻不小心遇到山難,你會最怕遇到底下哪一種山難?
A.被土石流捲走
B.被落石活埋
C.失足墜落山谷
D.被壞人砍死棄屍
【文/梁夏怡】
醫療險種類繁多,每一類型的保障功能都有其不可被取代的特性,然而在預算有限下,投保時大多只能重點選購,本期針對完整的醫療險保障,深入分析。其他家庭中常見的醫療保單,還包括終身醫療險、重大疾病險、長期看護險、婦女險等,是否都應該繼續保留呢?而對尚未投保這些險種的人來說,又是否有投保的必要?要怎麼規畫,才能以最少的保費買到最高的保障?針對醫療險年度檢視保單的疑問,整理出下面5項重點:
重點1:如果有預算要加保,先將定期險升級為終身保障
醫療險不論疾病或意外造成的住院醫療行為都有理賠,可以說保障範圍最廣,也是保險公司理賠支付最多、最頻繁的險種,但基於保費負擔考量,在所得較低時,民眾投保醫療險,通常首選實用又便宜的實支實付醫療險,譬如一年期住院醫療險。
但由於最高只能續保至75歲,且保費會隨年齡增加而變貴,而且又有每日或單次最高給付金額的限制。 所以當經濟狀況較充裕時,可以將定期醫療險再升級到終身醫療險,優點是限期繳費就有終身保障;再者醫療給付總額較高,以倍數型醫療險來說,理賠上限大都是 日額的2,000倍~3,000倍左右(如投保日額1,000元,最高理賠限額為200~300萬),需要長期住院或施行重大手術時,就能發揮功能。
重點2:若已有終身醫療險,可再規畫癌症、重大疾病險
終身醫療險想買到足夠保障,?又擔心保費負擔過重,而且現在很多疾病不是住院或手術項目就能解決,有愈來愈多健保不給付,或是超出健保預算的自費項 目,舉例來說,癌症病人若想使用較好的藥物或較新的治療方式,需要自負高額的醫藥費;另外像是腦中風、尿毒症等病患,通常需要長期在家療養,醫療支出相當 龐大,所以癌症險及重大疾病險都是有必要規畫的保障,尤其是有家族遺傳病史的高危險族群,建議應該及早投保。